種子如果直接被用于飛機播種,很容易被風吹散到低洼處或被鳥、鼠吞食,但若給種子穿上一件“外衣”,結果就大為不同。由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等單位研發(fā)的這一技術使飛機播種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下面由潤華農業(yè)種子丸粒機小編詳細介紹一下:
該技術以環(huán)境友好的粘合劑、無機和有機微肥、植物纖維素、保水劑等為原料,將種子裹在里面,就像穿上了一件衣服。同時,技術篩選出了飛播種子丸粒機制備的最佳工藝條件:
一、增加了種子重量,避免了種子位移,使飛播種子能在迎風坡面的中上部正常發(fā)芽生長;
二、解決了包衣與破損和發(fā)芽的矛盾,在干態(tài)時硬度很大,而在遇10毫米有效降雨時能適時崩解,保證了有效發(fā)芽;
三、在種子配方中加入了高吸水樹脂,它可以充分吸收水分,滿足了種子生長所需的水分要求;
四、加入了有機無機肥料,滿足了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
五、在種子丸?;凹尤肓蓑尡軇?,同時干燥時的“剛性”,讓種子免遭鳥鼠吞食。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的阿拉善盟,從1984年開始飛播固沙造林試驗,近兩年采用丸?;N子技術飛播1.25萬畝,成苗面積率達到78%,比對照區(qū)高出34%。
這一技術是在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等單位完成的騰格里沙漠飛播種子丸?;录夹g及植物生長調查研究項目中完成的。目前,這一項目已經通過了由內蒙古自治區(qū)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潤華農業(yè)認為,該技術成熟、成本低和效益顯著,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騰格里沙漠飛播固沙造林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大面積推廣應用。